利用5至10年,把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打造成黔中经济新区,打造成贵州最具影响力的医药食品产业基地。“十二五”期末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——
崛起的“黔中药谷”
在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期间举办的贵阳市十大产业园区展览大厅内,修文生态工业园区格外引人关注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人。在7月26日举行的贵阳市十大工业园区展示开幕式暨项目推介会上,修文县与重庆领先食品等企业成功签约6亿多元。修文县打造贵州最具影响力的医药食品产业基地又迈进一步。
抓机遇 高起点规划园区
贵阳市振兴工业经济大会召开后,修文县按照“大调整、大开放、大实干”的总要求,突出“加速发展、加快转型、推动跨越”主基调,实施“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产业化”三大战略,立足比较优势,将工业强县作为兴修富民的战略举措,确立以工业化带富农民、以城镇化带动农村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基本思路。全省工业发展大会召开后,重新定位修文的战略目标、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,结合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,按照土地适度向规模集中、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、产业重点向园区集中的要求,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。同时抓好城镇总体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的衔接,搞好土地储备和水、电、路、气、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,重点引导企业按规划选址建设,并适度预留相关产业配套的发展空间,逐步形成配套互补、集成发展、集聚发展的格局,利用5至10年时间,把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打造成黔中经济新区,打造成贵州最具影响力的医药食品产业基地。
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是国家发改委审核,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,园区规划面积5.17平方公里,已发展成为以制药业、食品工业及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的“黔中药谷”。
抓招商 高质量服务园区
按照“走科学发展路,建生态文明市”的要求,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、法制环境、信用环境和政务环境。创新招商方式,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招商,成功引进统一食品、贵州百灵等大集团入驻,确保一批项目落户园区。又形成乡镇部门合力招商、外引内联以商招商等模式,形成招商引资良性循环。相关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产业也随之跟进。突破项目用地瓶颈。贵阳统一企业项目选址确定后,得到了省市国土部门的大力支持,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项目用地招拍挂手续,目前已完成场地平整工程。为全方位抓好项目服务。按照“一切着眼于大项目,一切服务于大项目,一切服从于大项目”的要求,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,实行“一个项目,一套班子,一抓到底”工作机制,成立园区管委会和修文县工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,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,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。
目前,园区建成各类医药食品及配套企业22户、食品企业3户、配套企业2户,总投资10多亿元,2011年实现年产值32亿元。
抓基础 高速度推进项目建设
坚持“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效能管理”的原则,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道路、供水、供电、排水、通讯、网络等设施不断完善。近年来,园区以二类园区标准为目标,不断加大投入,采取形式多样的投融资方式加快建设,2010年引进中国太平洋集团,采取BT模式建设园区希望路、万喜路,已于2011年底建成通车,希望路将于2013年上半年建成通车。经过10年发展,修文县在水、电、路等多方面不断投入,道路、供水、供电设施不断完善。园区道路骨架已经成型,园区供电多回路正在逐步完善,园区供水已能满足企业需求,已使园区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企业入住需求,确保为企业入驻提供保障。
到2010年底,根据苗族验方研制成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,获准字号的品种有380多个,主导产品包括胶囊剂、喷雾剂、膏霜剂、水针剂、片剂、颗料剂、栓剂、冲剂等除大针剂以外的所有品种。形成了包括生物制品、中成药、化学药、中药饮片等多元化发展的产品结构体系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将有2至3家企业实现上市,培育20亿元以上产值企业2至3家。